您的位置: 首页 >教师园地>教师风采> 详细内容

张家港市2020年教育系统“红色引领333工程”“杏坛公仆”杨建新校长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0-12-08 19:59:42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c6a3e24c638d4890972aa5f7d260ac2d.jpg

以特色文化鞠养一所好学校

——记凤凰中心小学杨建新校长

一所好学校是什么样的?

这是个很难注解的问题,每个人对此都有不同的定义。如果问起凤凰中心小学的校长杨建新,或许他会让你自己在学校寻找答案——

一所好学校,能利用它所拥有的每一种资源、优势、天赋和机会来培养学生;一所好学校,教给学生的是思想和精神,而不仅是内容;一所好学校,注重的是内涵发展,培养的是文化习惯……

一所好学校,拥有“动静相宜”的情态,拥有“超越自我”的意念。

特色项目,改变一所学校

九年前,杨建新调任西张小学校长。他以校长独有的眼光打量着“君子”“勇士”路旁寂静的香樟和球场上几个少年的身影,很快发现了这个朴素的校园拥有的发展“潜力”。

“还搞足球?”不少人对杨校长的决定持怀疑态度。“贝贝足球”确实经历过叱咤风云的年代,但长达十年的沉寂带来的可不仅是人才凋零的问题。

杨校长坚信他的判断并为此奔波,不断寻求各界支持,几个月内初步完成了梯队建设,解决了师资问题。2011年12月,借着苏州市队县办的东风,“张家港市贝贝足球学校”在西张小学正式挂牌成立。几年中,贝贝队迅速崛起,几乎包揽了苏州小学生所有足球比赛的冠军。2015年,校园足球实施意见的出台再次引发了青少年足球运动的热潮,贝贝足球以日趋成熟的团队面貌冲出苏州,先后获得全国校园足球夏令营一等奖、江苏省小学生足球锦标赛第四名、全国校园足球“冠军杯”二等奖、江苏省第十八届运动会第四名、全国“贝贝杯”青少年足球赛冠军等瞩目成绩,贝贝队出访韩国、日本、德国、马来西亚等国家,先后有十多位学生入选省队,有四位男女足球队员入选国家少年集训队,学校也迎来了新华日报、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多家国字号媒体的专题报道。一所学校,一项特色运动,再次走到了聚光灯下。

特色活动,发展一所学校

“足球如果只是竞技,哪会有那么大的魅力?校园足球,怎么可能只是训练几支球队这么简单?”前来参观的客人,多数会在杨建新校长的建议下,看一场“校长杯”班级足球联赛。

上一年十月开始,次年五月闭幕,到如今,“校长杯”刚好举办到第九届。在这所学校,“校长杯”是每个孩子都需体验的“盛事”,男女混合组队,每场比赛都有开赛礼仪、结束礼仪,中场休息有足球宝贝的表演。参赛班级全体到场观看,并设计海报、组织啦啦队和小记者报道,甚至担当后勤。客人们也许会被赛场上队员娴熟的足球技能和拼搏、合作的比赛精神所吸引,但更多的,会为赛场外加油呐喊的热情所震撼。“在这里,足球的魅力之一,就是‘让每一个孩子走上赛场’。”杨校长说道,“规格意识、超越精神、合作能力,都能在活动中体悟,影响他们今后的视野和格局。这是足球特有的育人功能。”

近几年,学校由足球延伸的特色活动越来越丰富,足球大课间、贝贝少年宫别具一格,六一前后的“足球嘉年华”“校园足球艺术节”等活动更是异彩纷呈。足球文化,已经融合到了学科课程、德育活动乃至课外生活的方方面面,已经渗透进了学生、教师和家长的价值观念。作为学校特色发展的顶层设计者,杨校长成功将众人的目光从奖杯奖牌转移到学校文化,从“竞”的闪光点转移到“育”的深层面。

特色文化,滋养一所学校

2015年,学校更名为凤凰中心小学,2017年,搬入异地建起的新校园。以此为契机,杨校长带领团队重新打造校园环境,梳理理念体系,以“一核”“两翼”“三训”“四目标”建设出了一所带有鲜明特色的欣欣校园。其“一核”便是学校核心价值观:鞠育。

“古汉语词典对‘鞠’的解释是足球,而对‘鞠育’的解释为‘抚养,教育’。”杨校长不止一次强调,“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落实‘立德树人’,所以它的重点是精神文化,难点在课程建设上。”

为使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,杨校长在课改的浪潮中不断求索。从“三力课堂”“体悟德育”“鞠育课程”“贝贝足球”“书香校园”五大版块的建设,到“国家课程+拓展学习”的基本课程体系的形成,都见证着一位校长的胆识和谋略,以及永远为师生发展考量的心。学校“成长四季”主题活动、语数外学科主题项目学习、2+1特长培养、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、科创体验等校本拓展课程,凝聚着学校文化特性,也彰显着学生个性;“单元主题教学”“鞠育论坛”“案例分析”“课题研究”等实践和交流的载体,促进了教师的迅速成长,推动了学校骨干教师群体的形成。

伴随着师生的发展,凤凰中心小学也行在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上。“江苏省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学校,“美丽校园、学校文化和课程改革深化工程建设示范学校”,“苏州市课程建设中心校”,“苏州市文明校园”,“江苏省足球后备人才基地学校”……“鞠育”文化滋养下的校园,正如杨校长预想的那样,充满勃勃生机。

一所好学校是什么样的?走在如今的凤小校园,你可以这样来理解:课堂上有师生的实力、活力和魅力,操场上有挥汗如雨的生命力,展馆里有贝贝讲解员们的骄傲和自信,“勇园”里有远飞的孩子留下的串串脚印……

一所好学校是什么样的?或许我们还可以用杨建新校长的话注解:“让我们的学生离开我们学校的时候,具有独特的学校精神的烙印,这也许是我们留给孩子们最好的精神财富。”

 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